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新竹市政府

熱門: 免費wifi新竹YouBike
Menu Close Menu
預留區域

市政新聞

預留區域
動物園正夯!10位當代藝術家從藝術視角看動物 241藝術空間《動物研究室》特展即日起展出
發布日期:109-01-14
發布單位:文化局   類別:文化藝術

台灣最老現址營運的新竹市立動物園Reborn 再生後,吸引來自各地的民眾觀覽,熱潮未歇;呼應這項新竹年度大事,「新竹241藝術空間」109年首展,推出《動物研究室》特展,邀請長期聚焦動物主題的10位當代藝術家,透過不同媒材與藝術表現形式,帶領民眾在單純觀察動物生態之外,進一步開啟深層思索人與動物之間關係的創意思維,展期即日起至3月22日。

1936年創立的新竹市立動物園,承載著新竹市3~4代民眾的集體記憶,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,新動物園重新開放後,不僅成為新竹新地標,也是城市未來生命及生態永續教育的最佳場域。

林智堅市長表示,新竹市動物園是國際少有「公園裡的動物園」,緊臨的百年新竹公園,也已風華再現,這段期間正展出「城市躲貓貓」藝術燈會,周邊日式「湖畔料亭」區也規劃出文青風的營運空間,都值得日夜悠遊,加上241藝術空間的《動物研究室》特展,將是寒假、春節年節,闔家走春的最佳行程。

沈慧虹副市長出席開幕記者會表示,在這座地球村,人與動物、植物有著微妙的關係;而三者在新竹公園形成緊密連結的生命循環。人和動物之間不只是彼此對看,而是和同樣作為生物的彼此對話。當人們看見動物,藝術家看見的是生命的歷程、感動、美麗和哀愁,這就是藝術給人無限想像之處。

策展人張馨之指出,人類搜集動物活體的歷史脈絡溯及西元前古埃及時代,珍奇異獸象徵著皇室貴族的權力和財富,十九世紀前後公共動物園應運而生,但背後仍意指著帝國主義及殖民主義對異地的征服,此時人們開始去動物園觀察動物,動物卻從人類生活中逐漸消失。

她說,近百年來,世界各國動物園面臨轉型,對多元物種的尊重意識抬頭,也開始有人提出正反兩極的思辨;而藝術家對動物議題的關切,以及在當代視覺文化脈絡下的反思,未曾止歇。

文化局長黃竫蕙指出,《動物研究室》邀請周慶輝、黃建樺、夏愛華、吳權倫、羅晟文、陳佑而、邱君婷、陳聖文、鍾凱翔、萬向欣等10位長期聚焦動物的當代藝術家,以各自擅長的創作媒材,呈現他們對動物的紀錄、描繪、探究,共構出涵括了多元面向的動物研究室,開啟觀眾重新思考人與動物間錯綜關係的思維。

參展藝術家中,周慶輝與新竹市動物園最有淵源,他投入長達5年時間創作編導式攝影系列《人的莊園》作品,就以新竹及壽山兩座動物園動物圍籬為場景,製作出影射現代人自縛於社會無形牢籠,猶如動物園裡的動物無法逃脫牢籠處境的深度作品;羅晟文的《白熊計畫:大白熊進行曲II》拍攝歐洲及亞洲25處動物園內被圈養的北極熊影像,試圖以科學研究方法和藝術創作,誘發觀者對人與動物間關係的討論。

除了實物攝像外,有藝術家以當代影像技術擷取、再製、擬真的手法,重新詮釋動物影像;如黃建樺《編碼者》系列,以突兀的拼貼般手法,將動物放置在超現實畫面中,隱喻人類與各物種已進入社群文化重新編碼的時代;吳權倫《標本博物館》裡的動物肖像,則在真實標本與虛擬3D的重構中,展現數位再現的可能性。

鍾凱翔以瓦楞紙製作栩栩如生的動物立體雕塑,作品細密著墨動物的關節和身體肌肉線條,極富生命張力;擅長生漆創作的雕塑家陳佑以類標本製作的雕塑手法,呈現動物美好純粹的模樣;還有作品呈現對環境永續前景的不安,如萬向欣蒐羅包括:亞、非、美、澳及印度等12個國家與地區瀕危動物,做成「視力表」,眼睛看得到的是安全、近危,一直到看不見的瀕危或已滅絕的層次,現場備有放大鏡,親子可以藉之比對什麼動物已面臨滅絕危機了,寓教於樂。

展場互動區,設計團隊創作《十勇士》作品,觀眾進入場區,便化身不同的老鼠勇士,在城市生活,藉此探討都市化發展,人類與動物衍生的共存脈絡,開啟一種由動物出發的身體互動及環境對話模式。

文化局說明,《動物研究室》展期即日起至3月22日,跨越寒假與春節,適合親子共賞,展期間將辦四場活動,相關訊息可上「241藝術空間」粉絲專頁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sinchu241/)查詢,或洽電03-5337687及1999為民服務專線。


新聞資料提供:文化局視覺藝術科   
聯絡人:徐瑞蘭科長/03-5337945

相關圖片:
瀏覽人次:307 人